北京手足癣医院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423.html

多年前,孔子与其弟子周游列国,在艰难困苦的旅途中他询问弟子们的人生理想,弟子曾晳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大意是说他的理想是在暮春时节,换上春服,会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在沂河里沐浴后,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踏歌而归。孔子感慨万分,非常赞同曾子的理想。今天,这种“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少年壮志似乎已不多见。

……

丨拍卖图录内页

年,文革后的四川美院校园百废待兴,残留着武斗弹痕的校舍终于焕发了久违的活力。40个最小年龄仅有12岁的懵懂少年走进校园,幸运地成为了四川美院附中恢复招生后的首批学子……

丨拍卖图录内页

年下半年,中国恢复了大学考试招生,结束了十年教育的瘫痪状态。这一年有一大批艺术学子前来报考四川美术学院,他们和其它大学的考生一样,在工厂、农村、群艺馆等基层苦苦求索,作为基层美术宣传和创作的骨干,已经是积压了十年的人才。

丨川美附中78级毕业留影

丨大学-年7月毕业照

年初,四川美院又恢复了附中的招生。一批更年轻的没有去过农村的学生,直接从初中考入了四川美术学院附中。他们在附中学习了三年,而后又一起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四年。他们从绘画的基础知识开始学习,随着时代的开放和信息的涌入,既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又了解了世界美术和新的艺术思潮。他们掌握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并将之运用到艺术创作,虽然他们不像那些积压了十年社会经验的美术青年对时代有着深入的认识。他们最初的绘画创作没有“伤痕艺术”、“批判现实主义”和“乡土绘画”的主题,这些绘画主题在当时的中国美术领域中起了主导作用。在美术界,对于文革美术违背历史的虚假和对领袖的偶像化歌颂,促使艺术家痛定思痛,回到历史的真实,寻找普通人的形象。

丨大学-年4月北京故宫(9)庞茂琨、冯斌、刘宇、张杰、罗发辉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庞茂琨、张杰、冯斌、罗发辉、刘宇、杨述等六位画家都是年进入四川美院附中的学生,大多数出生于年前后。首先,他们的学习和创作深受四川美术的地域影响,四川美术学院是中国美术版图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作为西南艺术的中心,四川美院的教学与创作影响并决定了西南艺术的发展。四川美术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对现实生活的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mazia.com/ymzsy/1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