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舍台历封面绘制过程记录
破译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14.html 写这个文章的时候,台历样本还没拿到,不过据说客人产品已经上市了。回头客的画,今年画的从容很多 先偷几张客户微店里图,样品我自己也还没拿到。 几个月前开始給行舍家的台历封面是这样的。 1月 记得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双方其实都很赶,所以那个时候客户对于封面的要求基本上就是“任由我画”。 今年明显客户有了明显的定义,我也相对画的轻松了很多。 虽然封面缺乏创造性,但是商插嘛,毕竟最终目的是“客户要满意”。 今年的封面客户给了我一张指定图。说直接把这个画成画就好了。 (各位程璧的粉丝,如果有的,就别怪罪我了,我接任务的时候,客户也没告诉我画中的女子是谁,不过估计告诉我了,我也不怎么知道程璧。。。要是说画画圈子里的某某某,我估计我就有概念,不过艺人歌手电影明星啥的,我的字典里叫得出名的估计10个手指都嫌富余。) 其实我觉得我不是那种上来就能定稿定很好的人。 每次都会反复折腾很多次。 嘿嘿天赋不够就靠后天勤快点好了。估计我就是这种吧。 一个稿定了N多次。 初期草稿定个位。混乱不已,不过总算是除了我以外,第二个人也能看明白我在画什么了。 乱七八糟线不要,剩下一个框架线条后,变成了这样。看这其实还是很不准确的线。 好歹先上色看看,定一下基本颜色。 每次色稿都定的很粗糙,但是后来发现,基本上正稿画的时候就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考虑更改颜色了。色稿的主基调就是正稿的主基调,不会有变。 然后描图纸出现,重新定线稿,这次的线稿多少有点灵魂出窍的精细线条了。 尤其是女孩子的面部感觉多了一份优雅。 最后是想办法弄到水彩纸上。不过说真的水彩纸上剩下来的线条反而粗旷很多。 更像定位线条,只是下线准一些。毕竟细节部分是留给颜色去表现的。 給个近景吧。 老实说其实画画的过程用手机拍,到真的不是为了记录, 而是时不时的手机拍好了看小图,毕竟当你面对着一张画的时候,很容易沉迷在细节里。 而忘了整体把控。 所以手机拍照是个时不时抽身出来看整体的一个好方法。 上色开始。 对了,颜色是温莎牛顿固体水彩, 纸是康颂g水彩纸,1米五宽,一大卷裁切下来的合适尺寸。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先画人。 从上往下按照色稿定的大概色调一点点话。 当然正稿的阴影效果会明显很多。 下面不说了,自己看图吧。 对了,光这次的设定是上方,和我平时左上或者右上不太一样。 上方的光源其实更难确定阴影应该怎么画。 另外,说实话,我觉得我今年水彩进步了不少。 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平刷用的更好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开始大胆的涂抹轮廓以外的部分了。 比如说这张画里的山,多少已经被天空的蓝色“侵犯”到了。 按照我以前的性格,绝对会小心翼翼的守着天和山的分界线。 越是小心拘谨,天就越不容易画好看。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是我真的发现自己向前迈进了!可能外人看不出来,但是对我来说,是一个小小的量变积累出来的质变。 树木也比以前画的从容了很多。 记得1年前画树丛的时候,我还会不分主次的精确画出每一片叶子, 远山 道路的绘画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因为我自身强烈喜欢饱和度高的颜色,而那些几个颜色调和出来的很褐色,常常让我感觉到脏兮兮的。 而这条路的凹凸不平以及明暗不定只能用几个颜色来回调色绘画。 对我来说充满了不确定的挑战。。。 当然还有就是必须留白。很讨厌留白液。每次都搞不定的我,只能强行留白。 基础水彩稿完成后,大概这个样子。 扫描,PS调整。 在留白的基础上加入光。 我很喜欢在森林绿草之类的背景上加入白色光点。 觉得那很美,当然如果有人强行要我解释的话,我就会说“你没见过灰尘吗?就是有一束光照下来的时候空气中不停翻滚的那些小小尘埃?”(估计我的北京发小们要是知道我画的白点都是灰尘,肯定会逼我回帝都,好好观察下雾霾中的灰尘长啥样吧?) 箱子前方盛开的蒲公英,是我超喜欢的一个小细节。 哦,对了,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图,臭美结束哈! 回到画商插这个话题。 交了稿子以后,客户只提出来一个修改意见。“头发画成黑色!程璧的头发是黑的” 其实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画的图片上的女主是个“名人”,(哎,估计画的是一点都不像吧。) 老老实实把头发PS改成黑色。然后重新调整画面色调,很多细节再次加深。 (毕竟之前的设定都是以亚麻色头发为基础这定的浅色配色,突然来个乌黑秀发,一下子就突兀了。) 给个卷首的成品图好了。 那啥,这条分割线以后是拿到样品以后临时追加的。 嘿嘿!我拿到样品啦!第一时间扔图上来! 给个原画和产品的合影! 最后,想买的同学,可以去客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mazia.com/ymzsy/12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收藏版中国药典一部,这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