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生命的象征,很早以来中医曾这样解释血液与健康的关系:“眼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心脏和经脉中的血液必须运行流畅,周而复始的循环,才能身体健康,而一旦血行不畅则会产生各种病变。

高粘稠血症引起的人体不适不是很明显,加上在以往健康体检的项目中没有“血流变”的常规化验,所以常被忽视。

但是血粘稠也是有迹可循的,下面5种表现要当心:

表现一: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即感到头脑晕乎乎的,没有睡醒后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反而最好。

表现二:容易气短、胸闷

血液粘稠常常伴随着动脉硬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继而导致心、脑血管缺血缺氧,伴随有心肺窘迫现象,所以容易气短、胸闷。

表现三:蹲着干活时气短

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困难,有些人根本不能蹲着干活。这是因为人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

表现四:肢体麻木

血粘稠导致毛血管堵塞,并且容易引起血栓。故而会出现四肢麻木、长斑、水肿等。

表现五:指甲内陷

在指甲的表面会出现一条线形凹陷,在医学上叫Beau线。如果不是因外伤而出现指甲内陷的,往往与血管问题有关,此时要注意血液过于粘稠了。

血液粘稠度高的危害

若是血液变得粘稠,就会伤害到毛细血管,甚至堵塞毛细血管。如此一来,就不仅仅是氧气和营养物质无法运送的问题了,连周边的细胞都会死亡。而且肥大的血管很容易吸附脂肪、胆固醇、钙等,由此血液会变得越发难以通过。放置不管的话,轻则可能引起头痛,健忘,肩膀酸痛,腰痛,水肿,长斑,长皱纹,月经不调,痛经,脱发,失眠,体寒等问题;还可能会加快动脉血管硬化,甚至引起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

哪些因素会导致血粘稠?

长期熬夜

血液粘稠会导致身体困乏、无精打采,但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也会对血液粘稠有影响。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7小时导致死亡率的增加比例与吸烟相当。

运动少,血管垃圾多

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视。脑血管有问题,发生心脏病的几率是健康人的2倍左右;一旦是下肢血管被堵塞,这一风险就会增加到4倍。

吃得太油

饮食摄入的热量过高,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研究发现,普通人吃糖太多,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久而久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栓形成,增加患脑卒中风险。

医学有句话“血浊致百病,血净病自消”,改变坏习惯是基础,清理血液垃圾吃它最管用!

一、血压控制剂-芹菜

芹菜中含有丰富的钾和芹菜素,它们都有利于控制血压。一项研究指出,适当饮用芹菜汁确实有助于降血压。

推荐吃法:芹菜中富含丰富的钾和芹菜素,但其主要都在芹菜叶里,所以,最好连茎叶一起食用。

二、血管清道夫—胡麻仁油

胡麻仁油中富含丰富的a-亚麻酸。临床科研证实a-亚麻酸能促进心血管健全,降低血液中的LDL不良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量,同时提升HDL良性胆固醇量。它也能令血管变得更畅通无阻、更健康及更有弹性,同时还能减少挤满胆固醇的血小板,并防治能阻塞血管的凝快之形成,从而能达到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推荐吃法:其不耐高温,最好将5ml胡麻仁油拌入ml酸奶中,充分拌匀即可。

三、血脂调节剂-燕麦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调节血脂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燕麦能带来较强的饱腹感,使人长时间不饿。

推荐吃法:建议选择最“单纯”的燕麦,即大片、整粒、不细碎,且不添加任何糖、奶精等成分的燕麦。可用其熬粥,再加些果仁,营养又美味。

四、血循环催化剂-黑豆

黑豆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花青素还有护眼的功效。

推荐吃法:黑豆可以用来打豆浆或熬汤。早晨来一杯黑豆浆,既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还可以防血稠,是不错的选择。

两个养生小动作,经常做一做

动作一:转脚踝

踝骨周围有许多穴位,脚踝还是气血运行的枢纽部位,经常转动可以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运行,保护心血管;还能间接刺激足踝旁的经穴,对胃、肠、心、肾疾病均有防治作用。

方法:坐在椅子上或站立位,脚尖着地,以脚腕为轴转动,每次30秒,早晚各一次,洗澡后进行效果更佳。

动作二:按摩腿肚

腿肚有多个经脉通过,集中了很多穴位,经常按摩腿肚可以促进经络活动,能有效促进腿肚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保护血管健康。

方法:左腿自然弯曲,弯下腰用左手轻轻按摩小腿肚10至15次,换右腿依次重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mazia.com/ymzgx/1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