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食用油,关乎大健康,如何选油用油,给
首先,想问大家伙一个问题,超市选购食用油时,你们是看颜色,看成分,看价格,还是凭心情呀? 我相信很多人都把食用油仅仅当做一款调味料,并不清楚它的营养价值和作用,导致在选购时往往错过了营养健康的产品。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脂溶性营养素,其实油吃的健不健康,身体都会慢慢告诉你。 怎样识别健康的食用油呢? 食用油是否健康,第一看冒烟点,第二看出油方式。 冒烟点,即食用油在此温度成分出现变化,开始变质冒烟,尤其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致癌物。烟点越高相对越健康。 研究表明,炒菜一小时吸入的废弃物质等于吸半包烟,厨房油烟可以导致掉发、皮肤衰老、呼吸道等疾病,长期被油烟困扰,身体会大受影响。 煎炒炸烤是常见的中国式烹饪方式,高温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食用油的冒烟点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多有营养的好油,一旦起雾冒烟都变质了。 出油方式常见两种:物理冷榨(直接粉碎挤压出油)和化学浸出(通过化学溶剂提取出油)。物理出油方式比化学出油方式更健康。 敲黑板,划重点 综上所述,一款好油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益健康。 2、冒烟点高,更适合于中国烹饪方式。 3、物理冷榨,不含任何化学溶剂。 食用油大起底! 大豆油—不适合炒菜 实验证明,常见的四种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产生油烟浓度排名为: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 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烹调条件下,大豆油产生油烟的浓度及有害物种类和总浓度都明显高于其他3种食用油,因此建议家庭在高温烹调时尽量避免选择大豆油。 健康吃法:植物油怕热,最好只用来低温烹调,如做面点、拌馅。 菜籽油—不合适凉拌 茶籽油和橄榄油十分类似,均属于高油酸型植物油,其油酸含量甚至比橄榄油还高,可达80%以上,营养价值、食疗功能两者不分伯仲。由于有一股“青气味”,所以不适合直接用来凉拌。 注意事项:菜籽油开瓶后要尽快食用,放置过久,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破坏,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 好在菜籽油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增强抗氧化作用,使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氧化变质。但还是建议尽量买小瓶装,买后尽快吃完。 健康吃法:菜籽油吃法最普通,可以采用红烧、油炸、烘烤、煸炒等多种烹饪方法。 花生油—最适合炒菜的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类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较平衡,因此算是均衡型植物油。 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 健康吃法:适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尽量还是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芝麻油—凉拌、蘸料 用芝麻炸出来的油,比花生油还要香,同时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不过通常不用来炒菜,常用于凉拌、做汤、拌馅等,都是最后才加入的。 健康吃法:凉拌、蘸料,且芝麻油的香气经不住高温加热。 亚麻籽油—凉拌 亚麻籽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远远高于深海鱼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称“陆地鱼油”! 健康吃法:凉拌,因为亚麻籽油易氧化聚合,最不耐热。 橄榄油—凉拌、烘培 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为人体提供营养的油脂。研究发现,橄榄油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降低外围血管疾病。 健康吃法:凉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级初榨橄榄油,最好只用于凉拌或做汤。 并不是说哪种油最好 每种油都有自己的优势 所以也不能一直吃一种油 换着吃才能营养均衡哦~ 敲黑板,划重点 一起来看,食用油储存注意事项 Tips1:尽量购买小桶油 食用油开封后长期放置很容易发生氧化酸败,所以尽量购买小瓶装的油,开封3个月内最好吃完。 Tips2:油壶材质慎选择 需要用油壶分装的,最好购买不透明的玻璃材质或是陶瓷材质的油壶,结构比较稳定,长期存油有害成分也不易析出。 Tips3:密封遮光避热存放 空气、阳光、高温都会加速食用油的氧化酸败,所以油壶和油桶都应放在避光、阴凉处,尽量远离灶台,每次使用后都要拧紧盖子,密封保存。 Tips4:一月一清洗 至少每月对油壶清洗一次。清洗时可以用淘米水、面粉或苏打等来帮助去除油垢,洗完后一定要彻底晾干,然后再倒入新油。 写在最后 我们在选购食用油的时候,要本着健康、保健、营养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油。 还要注意的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油的摄入量为25至30g/天,我们在用油时应避免煎炸,多采用蒸、煮、炖、水焯、凉拌等方式。 -END- 图片/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mazia.com/ymzcg/9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能补气血的素食排行榜来了
- 下一篇文章: 中脉销量冠军ldquo有乐生命活能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