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也可大做从“上火”到癌症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口角生疮,口腔溃疡的“上火”经历,大多数对此都不以为然,然而千万不能忽视这些小毛病,用一句“上火”一概而之,要知道小毛病往往隐藏着大问题。其实“上火”往往体内有炎症的表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H最新研究证实,身体长期处于发炎状态,是许多重大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包括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

为什么你老爱上火呢?无论是在哈佛医学院的课堂里,还是在国内的医学会议上,常常有人问到我关于上火"的问题,上火到底有没有科学根据?如果没有为什么许多人嘴里起泡,咽喉肿痛,皮肤干燥,脸上长斑,痔疮,便秘等“上火”的经历?,结果有,那么科学根据又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但并不代表只有中国人会“上火”,事实上,“嘴里起泡、咽喉肿痛、皮肤干燥、脸上长斑、痔疮、便秘”等“上火”的症状,外国人身上也会见到,只不过“上火”是中医对多种症状的一个模糊笼统的说法,难以从现代医学中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称呼,但仔细比较后就会发现,在这点上中西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通的.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中医里的“上火”与西医所讲的“炎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字面上看,汉字的“炎”字是“火上加火”,离不开“火”,那英文的“炎症”的动词形容是“发炎”本义为燃烧也必须有“火”而来,源于“火焰”之意,由此可见,发炎"与"上火"都与"火"有关.

"上火"的直接原因通常是由于体内的自由基过多所导致,而"炎症"是自由基突然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炎症"是引起"上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火"的症状多表现为溃疡、痈肿、脓包、出现红肿热痛,至于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对“炎症”的定义,发红、灼烧、疼痛及肿胀是一致的,因为“炎症”其实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当治病因子从外界入侵或体内产生时,体内的免疫系统将会发动免疫细胞到现场清除这些"不速之客",从而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

最重要的是上火和炎症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由于各种细菌和病毒的入侵,或者由于毒素在体内积存过多,或者吃进去过多含有自由基的食物,从而引起肌体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受到了损伤所致。

慢性低度炎症是一种弱化的“免疫应激”状态

根据定义,慢性低度炎症是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C反应蛋白(CRP)等促炎症细胞因子超标2-3倍的一种弱化“免疫应激”状态。

●常规医学诊断很难发现慢性低度炎症

以现在的医学体检方案而言,几十年如一日,都只是经过血液分析粗查细胞水平的免疫指标,如各种免疫细胞的总数、百分数等,一般很难发现慢性低度炎症。只有细查分子水平的免疫指标,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肥胖会诱发慢性低度炎症

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分泌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会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炎症。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会加剧这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而慢性炎症又会进一步诱发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直到此时,人体才会表现出具体的疾病症状,才会意识到自己生病了。

炎症与肠道菌群有关

关于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的最新研究发现:肥胖引起的代谢异常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而这与肠屏障功能的被破坏有关。

肠道微生物群对维持肠道上皮细胞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肠屏障功能障碍可导致炎症加重,而炎症反应会进一步破坏肠屏障。

发现慢性低度炎症的意义

治病远不如防病。如果能够预防疾病发生,显然比等生病了再治更好。而预防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维持健康的体重。

维持健康的体重,拒绝肥胖,拒绝过多的脂肪,拒绝肥胖诱发的慢性炎症,自然也顺便拒绝了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肥胖相关的各种疾病。

肥胖是一种疾病,肥胖会诱发慢性炎症,对于肥胖引发的慢性炎症,减肥则是最对症的“消炎药”。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将发红、灼烧、疼痛及肿胀判定为炎性反应的症状。由于炎性反应常伴随着I进症状,刚此很多人不欢迎它。实际上,发炎是某此疾***治愈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步骤。

现在我们知道亚麻酸脂肪酸可以为失控的免疫系统装上刹。它们所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减缓白细胞的补充速度。当身体的某一部分发生感染时,需要将与***征战的白细胞引导到这个区域。为了标识路径,身体内会产生种化学标记,而亚麻酸脂肪酸能降低路径的标记吸引力,减少到达感染区域白细胞的数量。

亚麻酸也能用其他方法阻止炎性疾***的发生,它们可以向基因发出信息。减慢被称为IL—l(白细胞问介索-1)的信号蛋白的产生,过量的IL~l与许多疾***有关。补充亚麻酸脂肪酸可以将IL一1水平降低50%,其程度与某些类固醇类药物相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mazia.com/ymzcg/1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