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好不好,看5个地方,养心谨记三多三
《黄帝内经》中说,心为君主之官。心脏是我们身体的核心,这个身体里最繁忙的器官需要我们细心呵护,但遗憾的是,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已经让它提前衰老。 自己的心脏好不好,主要看5个地方: 1、看鼻梁根 鼻梁根部,也就是两个内眼角的中间,有很多人在这个地方会有一根横纹,还有的会出现一条青筋,我们称它鼻褶心征。 一般小孩子,可能是一些内寒或者是肠胃淤滞,如果是大人出现这个问题,一般多是心脏的问题。 2、看舌头 健康的舌头应该呈现出淡粉色。在临床上,有些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舌头发红的现象,并且,病人多伴有心烦、心慌、早搏、心动过速等不适症状。 这从中医上讲属于心阴不足。心阴不足的时候容易生虚火,诱发心血管疾病。 3、大鱼际有血丝团 心脏的手诊部位在手掌大鱼际处(如图),如果这块出现红色斑点,或有血丝但没有抱团,就说明最近心炎比较盛,容易心烦。如果在左手和右手的心区同时出现红色血丝团,就说明心脏有缺血症状,需要及时就诊了。 4、眼睑长黄瘤(睑黄色瘤) 发生于双上眼睑内侧皮肤的淡黄色柔软的扁平疣状隆起,是由含脂质的组织细胞在皮肤内形成,它是人体内脂质代谢障碍的外在皮肤表现,经常伴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脂血症等。 5、耳垂长皱纹(冠心沟) 这道耳垂折痕在我们国家也称为冠心沟。 研究报告指出,之所以这个冠心沟和心脏病、血管病有很好的相关性,是因为耳垂对缺血相当敏感。 动脉硬化导致的血流减少会引起耳垂血管断裂,造成侧向的皱纹。如果发现耳垂出现对角型折痕,医院查一下心脏和血管。 养心,一定谨记“三多三少”! “三多” 一、多膳食纤维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增加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从人体内排出,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 另有研究表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相关,并可延缓高危人群向心血管病患者转化的速度。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 二、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 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是人体现在缺乏最严重的脂肪酸,很多实验得出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家日常多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改善人体脂肪酸的失衡,中国营养学会年版,推荐α-亚麻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每日摄取量-毫克。 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有二,动物性食物中深海鱼类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用油中,苏子油、胡麻仁油中含量丰富,日常做菜的时候,可以淋上一些这样的食用油,或者凉拌菜食用。 三、多菌类 每天吃点黑木耳,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多糖类,对降低血黏度、血胆固醇有良好效果。 还要适当多吃香菇,因为香菇中含有腺嘌呤,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养心谨记“三少” 一、少盐 盐摄入量是影响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也有临床观察表明,不少轻度高血压病人,只需中度限制钠盐摄入,即可使其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部分对盐敏感的个体,对低盐饮食反应尤佳。 营养学会建议,正常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在6g以内,不宜过多。 二、少冷 数九寒天,是心脏病人的魔鬼时刻。寒冷对心功能正常的人影响不明显,但对心脏病患者则有显著不同。 首先,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的负担也就增加了。 其次,天气变冷能使血流变慢,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同时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 所以,平时注意保暖很重要! 三、少油 许多研究表明,吃得太油腻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油和肉类中的饱和脂肪酸对心脏威胁很大。 此外,糕点、饼干、蛋黄派、起酥面包等烘焙产品中富含的反式脂肪酸也是心脏的杀手。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内坏胆固醇含量,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最后,两个小测试,测一下大家的心脏指数: 第一步,找一个平坦而舒适的地方坐下,静坐5分钟;用自己的右手指搭在左手腕部,自测一下自己的脉搏每分钟跳动多少下。 第二步,自然站在地面,连续做20个鞠躬的动作,一点要保持虔诚的90度弯腰,不可以偷懒,做完后马上第二次测量自己的脉搏数。 第三步,原地休息1分钟,第三次测量脉搏数。 第四步,将第一、第二、第三次的脉搏数加起来,然后减,再除以10,那么你的心脏健康与否就在你计算出来的数字中。 答案: 如果小于3,说明你的心脏确实非常好。 如果小于6,那就是很不错。 如果小于9,则代表一般了,你对心脏的健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mazia.com/ymzxz/12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备孕期间女性做到三补,男人做到三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