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后代,逃到国外成ldquo民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曾言:“马儿不死,吾死无葬身之地。” 这里的马儿,便是说的马超,从上面这句话就可看出,曹操对马超的重视,西凉锦马超,果然名不虚传。 虽然曹操对马超很是畏惧,但马超还是败给了曹操,最终带着马岱进入汉中依附于张鲁。 马超的加入,让张鲁很是欢喜,起初打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马超,后来群臣劝谏,这才让张鲁打消了念头。 但这也给马超埋下了祸根,张鲁麾下陷害马超,让马超不得不另寻他处,最终马超投靠刘备,被封为平西将军。 众所周知,马超是刘备的大将,在三国演义中,更是五虎上将之一,也正是在蜀汉阵营,马超也真的算是站稳了脚跟。 马超的祖上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父亲是东汉末年凉州军阀马腾,马家是当时的大族,自然不可能只有马超与马岱二人。 当时,曹操杀了许多马超族人,包括父亲马腾和两个弟弟马休、马铁等,计三族人,全部斩杀。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支马家族人,他们得以幸免,没有死于战乱,但也没有像马超一样,投靠一方诸侯,而是沿着古丝绸之路,去了波斯,领头之人,名叫马抗。 有人认为,马抗是马超的后人,在蜀汉被灭后,这才西迁至波斯。但根据正史所记载,马超并没有叫马抗的儿子。 而据时间稍晚的西晋史学家孙盛,在其著作《蜀世谱》中称,马抗是马超的堂兄弟,他的父亲也就是马超的伯父,名叫马翼。 一直跟着马超的马岱,也是马翼的儿子。 马超从弟岱,字伯瞻,腾兄翼之子也。父翼入许为北军中候,后还凉州,凉州乱,将亲族数十西入。岱弟抗,随翼西入,或至西海。(见《蜀世谱》) 根据史料记载,马翼在马超等人起兵之前就赶回了凉州,后来马超等人战败,逃至汉中投奔张鲁,马翼与儿子马抗则被困在凉州。 马翼心知西凉兵败,留在凉州必死无疑,于是便带着儿子马抗以及族人们由凉州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西域,历经十余年时间才到达波斯。 在途中,马翼病逝,其子马抗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领头人。 马抗来到波斯后,自称父亲为大秦国诸侯,因为得罪皇帝这才不得已西迁避难。 大秦国是当时波斯诸国对中国的称呼,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马家得罪了曹操,就等于是得罪了皇帝。 马抗由于英勇善战,受到了波斯国王的青睐,被波斯王收到了麾下,成为了波斯帝国的一员大将。 《亚美尼亚史》记载,当时朝廷也派出使节前来波斯,让波斯国王交出马抗等人,否则就要兵戎相见。 波斯国王一方面怕得罪朝廷,另一方面也不想交人,于是同使节虚与委蛇之际,将马抗等人送至属国亚美尼亚,并要求国王特尔达特二世(-年在位)妥为收留。 至此,马抗便在亚美尼亚扎根立足,他的后代都成为了亚美尼亚人。他们以“马米克”这个名字为词根,将自己的家族称呼为“马米科尼杨”。从此,马抗从中国的史书上消失了,而同时在亚美尼亚出现了一个显赫的家族——马米科尼杨。 马抗军阀世家出身,来到亚美尼亚后也是屡立战功,马米科尼扬家族此后在亚美尼亚开枝散叶、生息繁衍,逐渐成为当地一支望族。 以上记载出自《亚美尼亚史》,而该书的作者霍列纳齐,在本国有“史学之父”的美称,著述一向以严谨著称。加之其生活的年代(公元5世纪),正值马米科尼扬家族鼎盛期,必然从中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因此我们大可相信该书中记述的可靠性。 后来,马抗的后代接连重创波斯大军,迫使对方承认亚美尼亚的自治权,并可以保持基督教信仰。基于种种原因,他们成为了当地的民族英雄。 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至今仍然存在马抗的雕像! 参考史料:《蜀世谱》、《亚美尼亚史》,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mazia.com/ymzxt/12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谁说小户型阳台只配晾衣服只要利用好,宅家
- 下一篇文章: 俄罗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外长会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