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齐大涨知识来看看齐大的国家特色专业
下滑查看原文 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有:英语(含师范类)专业、生物科学(含师范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英语(含师范类)专业 英语专业是黑龙江省最早的英语专业之一。年被省教委批准为省重点专业,年英语教育专业列为一表招生,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年末获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年学科教学(英语)开始招收英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和促进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近几年来加大与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都选派教师和学生出国进行学习交流。 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国际视野开阔、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深厚、人文科技素养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强,能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翻译、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就业率达到90%以上。同时,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被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等十多所国内优秀学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还有一部分学生被香港中文大学以及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马来亚大学等英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外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生物科学(含师范类)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重点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教授、副教授1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80%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承担国家、省级科研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部,申请专利10项,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生物学一级学科为省重点学科,招收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和教育专业硕士(学科教学生物)研究生。 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宽口径培养人才是本专业的办学特色。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尤其注重现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向传统学科的渗透,开设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等前沿课程。开设生物技术大实验、基因与细胞工程大实验等综合性实践环节。 毕业生可在高、中等学校从事教学或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或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食品、农林企业等单位,从事相关技术与开发、推广与经营或教学与科研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黑龙江省最早创办的设计类专业之一,该专业所在的原艺术设计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获得艺术设计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年获批为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年获得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培养和学位授予权。专业主要注重培养视觉传达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及设计实践应用能力,理论与实践平衡发展,能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子商务设计、信息设计、展示设计、品牌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出版物设计、广告设计、界面设计等工作的高级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现有教授、副教授5名,讲师4名,助教1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达到90%。教师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8部、科研获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本专业开设包装与企业形象设计、广告与新媒体设计两个专业方向,有针对性的涵盖了目前社会多个热门行业,从而使学生今后就业领域多、范围广。本专业建有多个设计工作室和实习基地,专业硬件设施齐全,配备有3D打印机,烫画机,高端苹果工作站数台,PC电脑六十余台等。本专业持续与社会实体项目对接,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以致用效果好,教师与学生的设计作品在省级以上艺术设计大赛中屡获大奖。 本专业以理论与实践平衡发展,学生实作能力强为特色,学生经常参加高水平的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10余项。本专业培养了近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成为艺术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年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团队领军人物、联想集团副总裁姚映佳以及北大校庆标志中标方案设计师钱胜琴等,就是本专业众多优秀毕业生的代表。 学生毕业后可到设计公司、企业、设计机构、学校、文化等单位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张珣·年黑龙江创意设计系列大赛 老烈酒包装设计·金奖 环境设计专业 黑龙江省最早创办的设计类专业之一。该专业所在的原艺术设计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年获得了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 专业以培养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专门人才为目标,学生通过设计基础训练、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空间环境设计实践,掌握环境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实际工作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际项目设计、与导师科研项目相结合,开展广泛的校际、校企合作,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现拥有专业教师11名,其中教授、副教授4名,讲师5名,助教2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0名;外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若干名;本专业教师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承担科研省部级项目5项、地厅级10余项,出版著作13余部,科研获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业教师中多人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环艺艺委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四十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室内设计学会副长、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会员。 本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大赛、展览、论坛及研讨等活动,曾获得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作品大赛优秀奖、室内设计优秀奖,IDA国际设计师比赛室内外设计金奖等。已成功举办了多个国内外学术活动,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讲学和交流,从而扩宽了师生视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托国内一些知名装饰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以服务地方经济,弘扬地域文化为目标,建立了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社会实作能力特色的环境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领域里的优秀设计和管理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到研究机构、设计公司、事业单位、文化管理单位从事环境设计、研究及管理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 到哈尔滨十里河灯具城学习考察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黑龙江省最早创办的服装设计类专业之一,专业所在的原艺术设计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与本专业相关的艺术设计二级学科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该学科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年该学科获得了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掌握现代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与策划及形象设计等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的从事服装设计、形象设计、服装表演及时尚传媒等方面设计及制作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踏实敬业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现有教授、副教授5名,讲师3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8名,其中2人博士在读。教师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承担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5部,科研获奖44项,设计作品获奖19项,其中国家级获奖3项,省(部)级获奖16项,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本专业现有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表演厅、扎染工作室、编织工作室、丝网印工作室等5个实验室,设备设施比较齐全。实验室为开放式,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实作训练。本专业与多家高水平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充足且良好的实践平台。实践教学取得优异成绩,近五年学生共获得各项竞赛奖励30余项。发表论文8篇,作品集1部,获得专利2项。参与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9项,其中3项为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9项为黑龙江省级创新创业项目、7项为学校创新创业项目。 年、年,成功地举办了两届“金鼎杯”中国亚麻服装设计大赛暨国际现代设计专家论坛,亚麻纤维艺术设计及亚麻面料创意设计大赛等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和比赛;年成立“云霓”品牌服装工作室,作品曾于年在“时尚魅力”全俄青年时装设计大赛中展演,并在广东第三届休闲装服饰博览会中举办“情节亚麻”专场发布,为亚麻服装基础创新、时尚产品开发、打造本土民族品牌、振兴地方产业经济方面贡献力量。 学生毕业后可到研究机构、设计公司、事业单位、文化管理单位从事服装设计、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 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展演合影 产品设计专业 黑龙江省最早创办的产品设计类专业之一,该专业所在的原艺术设计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获得艺术设计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年获批为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年获得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培养和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工业设计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较早的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分会发起单位及理事单位。 专业现有教授2名,讲师6名。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8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名。承担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入选全国性美展设计作品6件(套),获得国家实用新型的产品外观专利20余项。其中教师设计作品曾先后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2次,德国IF设计大奖1次、日本G-Mark设计奖1次。 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拥有多媒体教室、资料室、产品开发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木型加工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拥有快速成型机、大型雕塑机、大型吸塑机等先进设备,为专业开展科研和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先后与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建设了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中更早的接触学术前沿、学以致用,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设计能力。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东方1号杯”、“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帝度杯”等赛事中取得佳绩。已为社会培养了上千名本、专科毕业生及研究生,他们已成为相关企业、公司、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的中坚力量。 学生毕业后,可在公司、企业、设计机构、学校、文化等单位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教师作品获得iF设计奖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现设有化学工程和精细化工两个专业方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化工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为黑龙江省教学团队。专业依托表面活性剂与工业助剂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精细化工人才培养中心、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拥有一流的科研教学条件。以专业为基础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学科,招收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工工艺、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等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和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为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教师中拥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和省教学新秀,8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年以来,承担国家、省、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并在Org.Lett.、Chem.Commun.、J.Catal.、Sensor.Actuat.B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该专业开设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和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等20余门必修课。专业基于“以学生为主体,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借助模块化方法,形成了以强化工程能力、强化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设计与实践、计算机应用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能够在化工、能源、材料、环保、制药等领域从事生产过程操作与控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附:年——年分省录取分数线 单击可查看高清大图 具体录取结果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mazia.com/ymzgx/11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血型决定你该吃什么,不知道血型,快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